對養豬人來說,呼吸道疾病被認為是造成經濟損失的疾病,呼吸道疾病的嚴重暴發會給養豬人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,然而,更為重要的是慢性溫和性的氣喘病,使得豬生長率緩慢、抵抗力下降從而繼發感染其他更嚴重的疾病,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。
改善飼養管理
改善飼養管理,要做到全進全出,避免外來豬混圈混飼,減少發病率和死亡率,最好是自繁自養,引種如果不好好隔離,很容易造成呼吸系統疾病傳播,減少應激(轉群和轉移圈舍),飼養密度和肺炎關系很大,一個豬舍150頭豬,一圈10-20頭。
做好格擋
做好格擋,防止空氣飛沫傳播和直接接觸傳播,做好糞便處理,處理不好,氨氣濃度過大,會造成豬長得慢,會引發呼吸系統疾病。
控制溫度,小豬怕冷,大豬怕熱,小豬大腦皮層調溫中樞不好,又沒有經過冷熱鍛煉,調節溫度能力不好,另外皮薄毛稀、皮下脂肪少,散熱多,所以小豬怕冷;而大豬汗腺不發達,外皮下脂肪層厚,所以大豬怕熱,做好通風換氣和消毒。
疫苗預防
疫苗預防,防重于治,做疫苗主要的幾點,是要在豬保持健康的情況下做疫苗,用藥物預防治療自然是有效的,但最好還是用必做的疫苗來預防,可以預防的疾病有豬萎縮性鼻炎,傳染性胸膜肺炎,豬喘氣病,豬肺疫等。
豬萎縮性鼻炎免疫,初產母豬分娩前4周和2周各注射疫苗,經產母豬分娩前4周注射一次,仔豬7-10注射一次,3周后再注射一次。
母豬感染傳染性胸膜肺炎之后,母源抗體可以持續4-12周,仔豬:4-5周首免1毫升,8-10周二免2毫升,種豬引進時注射3毫升,3周后加強免疫一次,以后每年免疫兩次。
豬喘氣病的疫苗,種豬,后備豬春秋各做免疫一次,免疫過的母豬所產豬仔,無需做免疫,但是要集中飼養管理,臨床有癥狀的母豬隔離或慢慢淘汰,所產仔豬隔離飼養,引種前后做好免疫。